|
张开兴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,当文化灵魂与旅游载体深度融合,呈现的是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良好局面。
8月20日,市政协举行“发展全域旅游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”资政会,聚焦文化旅游业发展,全面分析优势与不足,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、对策举措,这些都为我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文化强市、旅游强市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千年亭城滁州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这里,琅琊山蔚然深秀、皇甫山溪流淙淙、韭山洞千姿百态、明皇陵庄严肃穆、女山湖烟波浩渺……特色鲜明、内涵丰富的醉翁文化、大明文化、阳明文化、淮河文化等汇聚滁州,成就了“醉美滁州”惊艳世人的风景。
近年来,我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、厚重的文化底蕴、丰富的旅游资源,聚力推进文旅产业的发展。2024年,全市就接待游客4095.7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96.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1.6%、17.8%。
但与先发地区相比,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还存在差距与不足。进一步推动在保护中传承、在创新中发展。要依托琅琊山、明中都城遗址、明皇陵、小岗村等景点,下好全域旅游“一盘棋”,持续提升景区品质、优化服务配套、丰富消费业态,全力用好“醉美滁州”资源,以好资源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气“流量”。要放大滁州属合肥、南京两大都市圈叠加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,以更积极的姿态、更务实的举措参与长三角地区文旅资源共享、产业协同发展,以好区位持之以恒拓展消费“增量”。要紧扣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,以链式思维强化配套服务、规范市场秩序,持续营造“就想来、还要来”的旅游氛围,以好环境不断提升城市“留量”。
“环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。”欧阳修一篇《醉翁亭记》,让亭城滁州名动千年。从“环滁皆山”到“环山皆滁”,用足用好用活“醉美滁州”资源,加快建设文化强市、旅游强市,正当其时、大有可为。让我们以全域旅游思维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纵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,于放大“亭好滁州”声音中,坚定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滁州支柱产业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蓄势赋能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