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滁州网讯(通讯员卜业艳 全媒体记者郑成雪 汤 珏)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市政协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,把学习教育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,探索出了一条务实管用的融合履职新路径。市政协围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这一基层痛点,会同市纪委监委开展协同监督,深化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,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让群众可感可及。
市政协把开门教育落到实处,突出问题导向,倾听基层呼声。从提案、社情民意中筛出“集体资金、资产、资源怎么管”这一高频诉求,将“农村集体‘三资’管理”确定为年度协同监督重点课题,确保监督选题精准对接民生痛点。
市政协会同纪委监委、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深入基层实地监督调研,并综合运用查阅账目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,排查出资源资产合同管理不规范、“小微工程”监管缺失等普遍性问题。同时坚持对标整改,把问题纳入学习教育清单,倒逼整改提速。
市政协召开协商座谈会,邀请有关部门、相关领域专家和村民代表参与,协商破解难题。经过协商,由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天长、凤阳、南谯三地先行开展试点工作。天长市3981个村民组被划成151个网格,镇村干部包干,组账村管,集体资金“晒”在阳光下;凤阳县实行“三级联审”,规范合同管理;南谯区明确“小微工程”发包程序、管理要求等。同时坚持“边指导、边总结、边完善”,推动相关县市把经验及时固化,为全市整改提供可复制经验。
市政协持续跟进试点成效,完善监督调研报告,供市委、市政府决策参考,推动专项整治扩面增效。提炼出并运用好筛选定题、调研会商、指导整改、建章立制的“四步法”工作流程,推动协同监督向更广领域延伸。通过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、委员履职“服务为民”、联动12345热线等途径,找准群众急难愁盼,以协同监督推动整治,助推解决共性问题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|
|